动词

1、定义

表示动作行为或相互作用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次类

及物不及物,谓语没有不,部分可重叠。心理(能愿)可程度,联系不祈使,不加了着过,能愿加谓词,趋向作补语

(1)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学汉语——工作、毕业

(2)心理(认知)动词与行为动词
心理动词 表心理活动 部分受程度副词修饰 讨厌、佩服、知道、觉得

行为动词 表动作行为 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走 飞

(3)联系动词: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词 是、好像、等于、如同、在于、属于
和行为动词区别:不能祈使句 不能加了着过 ​

判断动词“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

A 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B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C 表示事物的存在

区别副词“是”(重读,表示确实)

(4)能愿动词 表示可能、必要、意愿的动词,后接谓词性成分(状中结构或动宾结构
又叫助动词

可能:会、可能

必要:应、应该、应当

意愿:愿、愿意、肯

(5)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趋向的动词

进来! 走进来一个人

组成:单纯与组合
Pasted image 20221016192026.png

主要功能:单独充当谓语或做动词的趋向补语

他们出来了——他们走出来了

3、语法特征

(1)能受“不”或“没”修饰。大都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部分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很喜欢)

(2)一般可带了、着、过。有些动词(如判断动词)除外。

(3)经常做谓语。及物动词可带宾语。

(4)部分可以重叠(AA ABAB AABB和形容词有相通)表示短暂、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