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框架
是什么
缘起
框架这一概念由 Charles Fillmore 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入语言,它的基础是所谓的“商务事件“框架”
[购买]框架的 4 个成分:买方A、卖方D、货物B、钱C
同样的框架可以有不同的句法视角(syntactic perspective) 。例如 sell、buy 的主语宾语不一样。
定义修改
Fillmore 第一次引入框架这个概念时,定义为:能与场景的原型实例建立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最简单的例子是词的组合,也包括语法规则和语言范畴的选择。(与场景、情境等观念相关)
1985 年,他说框架是“知识的特定统一框架,或经验有机的系统化。”(1985:223),1992 年他把框架看作“认知结构[……],为编码为词语的概念所预设的知识”(Fillmore 和 Atkins 1992:75)。这些定义和解释集中地表明,框架开始被认为是语言概念,而现在从认知上得到重新阐释。
不提倡独立的句法视角。而是认为每个句子都通过选择动词和它所管辖的特定句法型式来激活一个场景中的某个认知视角。 视角是认知概念而不是句法概念,视角的基础主要是建立在引导注意力的认知能力上的。
与其他认知语言学观点的联系
与兰艾克的主体与背景学说相比,他们都相信小句据型应该在认知的背景 (互动网络或框架)中进行分析,但不同点在于:
- 框架语义学者更关注动词相关语义问题。
- 框架理论提供了句法型式的统一观,而兰艾克解决认知处理不同层次的问题
- 兰艾克在每一层次的分析中,几乎只关注两个凸显实体,而框架概念范围更大,不只关注凸显成分,也关注只吸引一小部分注意潜力的语言成分
原型范畴 认知范畴对框架起到了定位和触发的作用,因为框架正是在范畴的排列格局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也正是由同样的范畴激活的。范畴的另一个功用是通过提供语境依赖的原型而提供所谓的“默认指派”(即“常规”条件下的框架不同位置的赋值)。例如“机上用餐”,就不会是豪华的餐具和丰盛美食。
从框架到脚本
乘飞机这个例子包含了一个可预见的时间结构:其中的一个阶段通常是下一个阶段的先决条件。如果从这种顺序视角来看待飞行,我们就会超越简单框架而进入所谓的脚本(scripts),即为经常发生的事件序列(event sequences)所特别设计的知识结构。
事件框架
Talmy 对事件类型的研究。
位移事件:位移(MOTION)、主体(FIGURE)、背景(GROUND)、路径(PATH)、方法或方式(MANNER) 原因(CAUSE)
事件框架(eventframe)概念定义:
被一起激活或被互相激活的一组概念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它可以被认为存在于一个事件框架中或构成了一个事件框架,而那些被认为是次要的成分——不管它们是被微弱地激活或根本未激活——则在该事件框架之外。(Talmy 2000/Ⅰ:259)。
五种事件框架类型:位移事件框架,致使事件框架,循环事件框架,参与者互动事件框架和相互关系事件框架。
位移事件框架中的开启注意力视窗
凸显事件框架中特定部分的认知过程称为开启注意力视窗(windowing of attention)。相反的过程则被称为隔断(gapping),在这个过程中组成事件框架部分的概念内容被背景化。
On 26 July 1909 Louis Blériot flew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from Les Baraques to Dover.
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激活了整个位移事件框架的路径成分
From Les Baraques 和 to Dover 是路径(PATH)成分的具体化,它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其起点和终点
起始视窗、中间视窗和结尾视窗
事件框架中的被隔断部分通常是可以重建的。不管路径有多少部分被开启了注意力视窗,它通常是整体概念化的。
开放路径,封闭路径和虚构路径
开放路径(open Path) 一种起点和终点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路径。
封闭路径(closed path)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空间位置上重合
虚构路径(fictive paths)类似于静态的方位,为描述到达谈论中物体的虚拟路径。
My bike is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bakery
听者的反映首先是把他或她的注意力指向参照点(the bakery)(面包店),然后建构出 across the street(街对面)这一心理的或虚构的路径。
致使链视窗
对动词 break (打碎 )的语义分析
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
阶段 1(施事)和阶段 5(最终结果)开启了注意力视窗,而中间阶段则被隔断。这种只有施事和结果的“不连续”视窗开启,成了描述一个致使事件的最自然方式。
除了开始和结尾,阶段 4 是最终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次重要的。英语中的 by 小句,只能连接阶段 4 内容。I broke the window by hitting it with a stone.
总结:Talmy 的事件框架和视窗开启概念把研究扩展到了原先忽视的状语和小句结构中其他不那么凸显的部分。
其他语言中的位移事件框架
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英语和德语,通过小品词来表达路径框架功能
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s)法语和西班牙语,通过动词表达路径框架功能
分类标准:空间移动的路径 (path)在这个语言中是通过主要动词词干部分词汇化,还是通过动词以外的部分词汇化。
卫星框架语言更适于用来描写方式以及对路径进行详细刻画,其中包括对沿着路径的位置的动态描写。其原因就在于卫星框架语言中方式通常是包含在动词词义内的,有关于路径和场景的信息则可以通过开启注意力视窗在同一个位移事件小句表达。
西班牙语使用者就可能选择更生动的位移描写而舍弃方式和路径的一些细节。如果要给出路径和场景的详细信息,通常需要额外的小句中表达,这有时会大大降低叙述的速度。
应用
框架概念被引入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家 Marvin Minsky 将框架定义为“表征模式化情境的数据结构”(Minsky 1975:212)。例如乘飞机时的飞行员、空勤人员、救生衣、安全带、一等舱、经济舱、安全须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