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与偏移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中一对重要的基本范畴,它们描述了语言表达中与常规语言规范的关系。
语言与言语
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偏离是面对现实的策略和手段。(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
零度
“零度”指的是语言表达中的“常态”或“标准状态”。它是指语言在一般交际中符合常规语法和意义规则,没有特别修饰、突出或偏离的情况。零度的语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自然性和常规性:语言使用不带有明显的修辞手段,也没有特殊的语义或形式上的改变。
- 透明性:语言表达直接,意义明确,不含隐喻、比喻或其他修辞手法。
- 功能性:语言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而不是为了美学或情感的表达。
例如:
- “今天的天气很好。”
这是一种零度语言的表达,没有复杂的修辞或特别的情感渲染。
偏离
“偏离”是指语言表达脱离了常规的语法、语义或语用规则,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引起注意,通常表现为修辞手法的使用。偏离的语言具有创新性和修辞效果,用于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或情感性。偏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语法偏离:不遵循语法规则,例如省略、倒装或创造新句式。
例:“风住尘香花已尽。”(倒装句) - 语义偏离:意义上的不寻常表达,例如使用隐喻、比喻、拟人等手法。
例:“太阳吻过山顶。”(拟人化) - 语用偏离:不符合常规语用的表达方式,例如讽刺、夸张或矛盾修辞。
例:“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我一秒钟就能学会!”(夸张) - 音韵偏离:通过押韵、节奏或重复来制造修辞效果。
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押韵)
零度和偏离范畴
比利时列日学派(μ学派)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提出零度和偏离范畴。香农信息论(刘元杰《基于训诂学的唐诗词汇语义研究》)
他们以“同位性”作为基础解释零度范畴,同位性即信息和意义的一致性,语义的零度就是常规状态下,语言代码所传递的信息同语言合号本身的意义保持一致。语义的零度避免了交际中的语义模糊或歧义的发生。
文学语言常常故意违反同位性,形成了信息和意义的非同位性,由此吸引和打动读者。他们还对文学语言中的词进行词频统计,比较衡量词语的零度。
列日学派在基础修辞中提出词法辞格(metaplasms)和语义辞格(metasememes),词法辞格讨论包括语音词、词形变异、字符变异等词一级的修辞;语义辞格是用一个义素集代替另一个义素集的辞格,是与词法辞尔的形式变化相对应的意义变化。
在偏离理论的视角下,语义辞格都是语义偏离的结果,语义偏离即对零度意义(词的本义)的偏离或改变,也就是自然语言(实际语言)从假设的科学语言(虚拟语言)发生偏离,偏离的起点即零度,也就是通常义或标准义(本义)。 #🔖/灵感
图来自: https://www.revistas.usp.br/ls/article/view/166235 。翻译版 :
![[rhetoric-table-bilingu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