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式失误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平时不经意间出现的诸如口误、笔误、动机性遗忘、童年回忆遗忘等差错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是受到其潜意识的影响。例如,当某人在开幕式上出现口误,把“宣布开会”说成“宣布闭会”时,这代表了他心里事实上不愿意召开会议。
假设你忘记了某些事情,比如新生见面,那个同学已经介绍了自己叫什么,下次见面的时候忘了,你以为这是偶然,弗洛伊德认为,其实潜意识层面你根本就特别讨厌这个人,根本就不想记起他,在你的无意识层面,你已经把他放逐出去了。
比如说你忘记了赶上某趟列车,你要到某个地方去面试,但是你睡过了。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你根本就不想去这次面试,不想见到公司的某个人,不想进入公司工作。
或者说你到朋友家去,不小心把一支钢笔落在朋友家。弗洛伊德说这个失误不仅仅是失误,意味着你可能对这个朋友产生了某种好感,之所以遗忘是因为你想再次来到他家。
意识和无意识还会交叉。一个男人特别喜欢抽烟,但是他的老婆特别反对他抽烟,于是形成一个矛盾:无意识层面他特别想抽烟,但是老婆控制他。这个无意识层面有时候会显露出来,比如有天他吃完饭,出去抽烟,嘴瓢了跟老婆说:我出去走走散个烟。这句话在弗洛伊德看来不是一个偶然的口误,一些潜意识的东西已经暴露了出来。
1、失误行为
1932《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失误行为,只要你见到了失误,就是由无意识导致的,不是那些不可理喻的、毫无征兆的一些意外,所以在弗洛伊德那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2、诚实的不诚实
意识层面我们真的想做这件事,但在无意识层面,我们想做的事相反。
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就是敢于直面人的内心深处,敢于告诉你,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不能说的东西,那些东西才是最为重要的。
假设一个警察在办案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情,经常会忽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为什么?表面上是因为他要故意冤枉,实际上他不是这么想的,他自己内心想的是匡扶正义、恪尽职守,但是在潜意识层面,他特别想要立功、升官、尽快破案。因为他在潜意识层面特别想要尽快破案,他在意识层面就会不自觉得选择性忽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形成一种矛盾。有时候,诚实的不诚实是极有可能存在的。
3、癔症的转移
找一个发泄出口。律师在陪审团面前口若悬河地辩护,表面上是在为被告人辩护,事实上他在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某种巨大的满足。
一个男孩饭后给女朋友洗碗,表面上目的在于帮助这个女孩,但很有可能,在无意识层面,是在以帮助女孩的方式让女孩感到内疚,从而达到惩罚她的目的。
弗洛伊德能否这样解读需要打问号,但是弗洛伊德告诉你,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尤其是关于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