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

《广韵》的版本

一、南宋浙刻詳本《廣韻》及其版本源流
二、宋元建刻詳本《廣韻》及其版本源流
三、元代注略本、注略多本《廣韻》及明清翻刻本
四、《廣韻》影印本簡介
参:朴貞玉、朴现圭《广韵版本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
董婧宸《南宋浙刻监本〈大宋重修廣韻〉版本補考》,《歷史文献研究》第46辑,2021

Pasted image 20230524222006.png
Pasted image 20230524222712.png

《廣韻》的體例

《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
宋代陳彭年、丘雍等奉詔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编定,為增廣修訂《切韻》、《唐韻》而作。
全書206韻,收單字26194個。

  1. 按四聲分卷。平聲分爲上下兩卷,上聲,去聲,入聲各一卷
  2. 每一聲調下分“韻目”,共 206 韻。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又有寄韵
  3. 每一韻目下收若干“小韻”,中間以○隔開,每個小韻的聲紐相同。
    1. 小韻與小韻之間以○隔開。
    2. 在每個小韻第一個字的注釋最後標註該小韻反切讀音及所收錄的字數。
    3. 每個小韻下轄的字讀音相同。
    4. 小韻排列順序幾乎無規律可循。
  4. 每一“小韻”下收若干字。首字下先釋義,然後注反切音,並標明該“小韻”所轄的字數。其它的字則只分別釋義。
    1. 每個字下面都有釋義。
    2. 小韻首字注明反切,後面其他字一般不標注反切讀音。
    3. 非小韻首字下面注反切讀音的,一定是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