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
-
明确界定了训诂学的含义
-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云,或以今时之语释昔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
凡字不但求其义训,且推其字义得声之由来,谓之推因。
-
求语根之专书,端推刘熙《释名》。有《释名》,然后知名必有义,义必出于音。然《释名》只单就每字论,而无系统条贯,可求语根之书,不能为求语根之学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
-
建立了训诂学的理论体系
- 构拟了第一部训诂学讲义《训诂学讲词》,使清代以前的训诂工作上升为一门有体系的理论学科
- 由训诂述略和小学根柢书组成
- 训诂述略:“训诂之意义”“训诂之方式”“本有之训诂与后起之训诂”“独立之训诂与隶属之训诂”“义训与声训”“说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不同”“《说文》之训诂必与形相帖切”、“以声韵求训诂之根源”“求训诂之次序”“声训”“声训分类”
- 小学根柢书:《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 四对不同的训诂
- 构拟了第一部训诂学讲义《训诂学讲词》,使清代以前的训诂工作上升为一门有体系的理论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