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谬补缺切韵》
- 著錄:《唐志》未著錄,《日本國見在書目》著綠
- 题注:刊謬者謂勘正谬誤,補缺者謂加字及訓。
- 自序:陆法言《切韻》,時俗共重,以為典规。然苦字少,復阙字義。可為刊谬補缺切韻,削舊滥俗,添新正典。并各加訓啟導愚蒙,救俗切清。舊本墨写,新加朱書。兼本阙訓,亦用朱写。其字有疑涉,亦略注所從,以决疑谬。使各區析不相雜廁。
- 王韵的三种唐写本
- 王一:敦煌本王韻;(巴黎 P2011)在敦煌出土,现藏于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
- 王二:項跋本王韻;(裴務齊正字本)北京故宮博物院,前有長孫訥言序(大唐儀鳳二年677年),書後有明末項元汴的跋
- 王三:宋跋本王韻。(故宮博物院藏)卷末有明初宋濂的題跋,完整本。題注:刊謬者,謂勘正謬誤;補缺者,謂加字及訓。
- 宋濂跋本和项元汴跋本都有著录作“唐吴彩鸾书唐韵”的
- 韵书的字书化:古屋昭弘:王仁昫 《切韵》與顧野王 《玉篇》
王仁煦《刊謬補缺切韻》序:“陸法言《切韻》,時俗共重,以為典規。然苦字少,復闕字義。可為刊謬補缺切韻,削舊濫俗,添新正典。并各加訓啟導愚蒙,救俗切清。舊本墨寫,新加朱書。兼本闕訓,亦用朱寫。其字有疑涉,亦略注所從,以决疑謬。使各區析,不相雜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