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隔切

音韵学术语。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轻唇或舌头、舌上之异,叫做“类隔切”。隔者隔碍之谓,二者声不同类。故名。然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如“篇,芳连切”,“篇”属重唇音“滂”p〔p'〕母,“芳”属轻唇音“敷”〔f'〕母。其实古无轻唇和舌上音,“篇”和“芳”都是“滂”母。唐宋人不知古音,谓之“类隔”,盖出于误会。

類隔是前代音的遺跡
反切初起,在漢魏間,古音猶未盡變。故今以为類隔者,在當日未嘗非音和也。後世古音漸失,又有流變,則端透定泥與知徹澄娘,幫滂並明與非敷奉微,精清從心邪與照穿床審禪,皆劃然如楚越矣。——汪曰楨《四聲切韻表補正》
竺家寧《聲韻學》:《廣韻》唇音類隔切共出現94次。《廣韻》舌音類隔切共出現26次。《廣韻》齒音類隔切共出現4次。
覱(莊),子(精)鑑切
组(莊),子瓦切
啐(初),蒼(清)央切
鲰(從),仕(崇)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