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音均表》
《六书音均表》初为《诗经韵谱》《群经韵谱》, 始作于乾隆三十二年 (1767), 以后修改补益,于乾隆四十年 (1775)成《六书音均表》。包括《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第一、《古十七部谐声表》第二、《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第三、《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第四、《群经韵分十七部表》第五。
第二表是《说文》声符表,凡《说文》用作声符的 (包括本身是形声字而又做其他字的声符的), 分别归入十七部中。凡不见于古人用韵的,可据其声符求其古音。
第四五表是《诗经》和群经的韵谱。各谱按古音十七部的顺序,列出段玉裁系联的韵脚字并注出篇目,是考古的最初的基本材料。
“古本音”是说明那些古音在本部而今音流变到其他部中的字。
“古合韵”是说明相邻、相近韵部的字相押的情况。
第一表《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和第三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闸述重要的理论问题。前者旨在论古音分部问题,后者则论古音相通相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