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兴盛期——清代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特点
- 注重实证 并与科学方法相结合
- 对形音义辩证关系的认识较透彻
- 具有初步的历史发展观点
- 校勘与训诂相辅相成
- 语法修辞的研究有重要开拓
【上追汉唐之信实,秉承宋明之新颖,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历史经验,自觉阐发了部分训诂原理、条例和方法,深化了语义、语源和词汇、辞例的研究,并以空前辉煌的著述,展示了训诂研究各领域的成果,使训诂学趋于成熟,为训诂学进入近现代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学术的阶段
- 啟蒙期:反抗陽明學,恢復漢宋之學-順康雍,顧炎武
- 全盛期:反對宋學,恢復東漢古文經學-乾嘉
- 蛻變期:反對古文經學,恢復西漢的今文經學及諸子學-俞樾,孫詒讓
清人训诂的不足
- 训诂实践 注意一字一词,一音一义的名物考证,不重视系统的、理论的研究
- 训诂范围 偏重于先秦两汉,忽略了唐以下 语言的研究
- 训诂方法 明假借时失之于过滥
清代语言学所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成就
- 古籍新注
- 惠栋 周易述
- 阎若璩 尚书古文考证
-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
- 孙诒让 周礼正义
- 以训诂为主的笔记札记
- 专著 日知录 群经平议(俞樾) 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 读书杂志 经义述闻 臧琳《经义杂记》
- 论文 释大(王念孙) 释门 释旦(阮元) 果赢转语记(程瑶田)
- 训诂专书的深入研究
- 尔雅义疏(郝懿行 )正义(邵晋涵)
-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方言疏证(戴震)笺疏(钱绎)
- 释名疏证(毕沅) 疏证补(王先谦)
- 广雅疏证(王念孙)疏义(钱大昕)
- 工具书的编纂
- 工具书 康熙字典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 经籍纂诂
- 雅书 别雅 迭雅 说雅 选雅
- 语法书 刘淇 助字辨略 王引之 经传释词
- 训诂大家的涌现
- 乾嘉学派
- 学术风气:提倡汉学,弃虚务实
- 政治风气:提倡儒学,禁止议论时政
- 顾炎武 日知录 音学五书 肇域志 天下郡国利病书
- 戴震 转语二十章 尔雅文字考 方言疏证
-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六书音均表 周礼汉读考
- 王氏父子
- 王念孙 广雅疏证 读书杂志
- 王引之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 乾嘉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