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棫

古音研究:《诗补音》《楚辞补音》《韵补》
“右《韵补》凡书五十种,其用韵已见《集韵》诸书者,皆不载。虽见韵书而训义不同,或诸书当作此读而注释未收者,载之。”——《韵补书目》,宋本《韵补》
《韵补》是要补《集韵》所收之不足的。凡与今音读不同的字,以古人用韵而考其古读,按照二百六韵的次第列于相应韵目之下,取《书》《诗》《易》《礼》等先秦经传、诸子、《楚辞》、汉魏诗赋,乃至唐宋韩柳欧苏文集,几五十种韵文材料为证。

吴械《韵补》对《集韵》音补充的内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在一个韵内收纳古音不同今韵的字,并订音切,举例证;二、简单在韵目下注明下通某或古转声通某。

贡献:

局限:
没有逐韵分析古今异同,分出与古音不合者,用其与古音合者,虽断以“某韵古通某”,但他的观念是今音系即为古音系,所以只在今音体系上补充纠正字音,谈不上打破《切韵》音系以恢复到古音。

才老博考古音,以補今音之闕,雖未能盡得六書諧聲之原本,而後儒因是,知援《詩》、《易》、《楚辭》以求古音之正,其功已不細;古人依聲寓義,唐宋舊失其傳,而才老獨知之,可謂好學深思者矣。——錢大昕《潛研堂文集·跋吳棫韻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