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的义素分析法

王宁先生的“义素二分法”便是在训诂学基础上对汉语词义结构的分析。这种词义分析方法来源于大量的训诂实际,以中国古代重视分类及“一分为二”的思维特点为哲学基础,从训释中提取出汉语词义结构中的三类义素:类义素、表义素和核义素。并以此对训诂材料中的义界进行分析,认为“主训词一般是类义素,义值差则可反映表义素,也可反映核义素”①。王宁先生不仅把二分的观念运用于训释的切分,也运用于同一语义场内的词义比较,提出了“词义对立关系的测查方法”,认为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义对立并不是在同一平面上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种词义二分的理论使义素的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趋近于有限,对汉语词义的分析及同源词的研究都有推进作用,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

义素分析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解释性的,不是探究性的。这也决定了义素的分析只能在比较中进行,即一个词可能具有无限的意义成分,但在不同领域的比 较中会凸现出不同的特征,而这些凸现出来的意义元素才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所以我们可以将义素分析用于两个义位的比较中,而不必追求语义场中所有成员的完整 性。

比较欧美的义素分析法,中国训诂学的义素分析有三个特点: